在所有的交通隧道中,城市和水下(海底、江底或湖底)隧道的危险性最大,同时灾害的损失也是最大的。从国内外已建隧道的情况来看,主要原因如下:
1) 城市和水下隧道的车流量往往较大,尤其是交通高峰期,单位时间内的车流量和车内人员的数量很大。而隧道火灾的荷载风险随着交通流量在发生变化,火灾等灾害的风险也在不断变化;
2) 城市和水下隧道往往与地铁隧道、电缆隧道等伴行建设,使得不同类型灾害间的耦合发展可能性大大增加;
3) 城市和水下隧道减灾防灾的设施和子系统更多、更复杂、更分散,操作、管控,甚至维护更复杂、困难;
4) 城市和水下隧道的环境更恶劣一些,比如更潮湿、运行温度更高,甚至存在更多的盐雾、二氧化硫等的腐蚀性,致使一些安全系统时常失效或不能可靠工作。
5) 城市和水下隧道独特的隧道内高温现象,是引起灾害或使灾害更加难以控制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针对这些特点,城市和水下隧道的减灾防灾需要解决好以下的核心问题:
第一, 必须提高隧道安全系统的整合度、集成度,简化操作、管理、维护难度,提高系统的耐环境性能,提高系统可靠性,确保有效运行;
第二, 预防灾害为先,立足于极早期探测灾害事件和灾害定位,适应高风速、污染等复杂环境条件,及早确认灾情,及早启动固定灭火系统等,及早启动减灾防灾应急预案,及早进行人员、车辆的疏散等;
第三, 建立高效动态隧道减灾防灾应急预案和指挥救援体系,建立完善的隧道路况报警、指示系统,建立完善的安全疏散系统,确保灾害状况下的疏散和救援。
厦门仙岳山隧道已经建设了十多年的时间,之前设置的安全防范系统基本失效,起不到很好的作用。鉴于此,主管部门决定进行改造,通过多方面比较和试验,最终选择了iNTVision提供的图像火灾探侧、交通事件检测和CCTV监控三合一整合解决方案。三合一整合解决方案的本质就是针对以上城市隧道安全系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设计,目的在于实现隧道安全系统的高整合度、集成度,提高系统预防灾害的能力,早期报警、早期处理事件,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确保有效运行。
010-62977990
010-62973359